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报记者 罗艾桦 龚 鸣 王骁波 姜晓丹
2023年04月23日04: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18日至20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人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主题,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认为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以广阔胸襟计利天下,以自身发展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将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读懂中国,就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引发与会人士热议。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认为,实现现代化,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唯一的正确路径。中国没有盲目复制其他国家做法,而是能够依据本国国情并保持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人民。”
英国工党上院议员戴维森勋爵表示,中国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精心谋划和系统推进的。“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戴维森举例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迈出坚实步伐,这正是中国注重长远规划的成果。
英国知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国家治理的好坏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成败,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人民中达成共识,因而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国政策的长远性、国家治理的专业性和以人为本的实干性等特点,都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阿根廷正义党国家参议员帕利里表示,中国实现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每个国家都应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政治制度,这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为地区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论坛上,与会嘉宾从新发展格局与全球经济平衡协调包容发展、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全球发展新动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角度,畅谈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全球发展所作贡献,坚信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提高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也为全世界人民带来福祉。”
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表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很多全球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贡献。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有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信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有能力促成更多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及联合创始人优素福·瓦南迪表示,东盟与中国在发展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南亚各国密切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并希望同中国加强合作。瓦南迪说,中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也将为地区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从粮食安全、农业科技等角度,阐述了中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伙伴,中国不仅保证了本国粮食安全,还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文康农说,中国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中国共同制定《国别规划框架(2021—2025)》,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粮食体系韧性、加强国际和区域农业合作3个重点领域加强合作,为实现共同繁荣、保护地球环境、创造人类更美好未来携手努力。
“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中国发出了正确的声音,提出了正确的倡议。”莱特姆表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理念和行动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共识,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交流,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前外长卡苏里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
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图比娅娜表示,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引领者,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迅速。“世界需要中国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亚历山大·切尔诺乌索夫表示:“中国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前进,有效实施改革开放,促进了自身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构建多极化世界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各国对和平发展的期待,也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个重要范例。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将为实现世界繁荣稳定、构建多极化格局提供重要推动力。”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英籍专家大卫·弗格森认为,从中国式现代化可以看出,中国愿意做大发展蛋糕,分享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是繁荣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弗格森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开放合作、共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和尊重。期待世界各国与中国一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3日 03 版)
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今日谈)
周人杰
2023年04月23日04: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广交世界,互利天下。4月23日至27日,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将在广州举办。约3.5万家境内外企业同台,新参展企业超9000家,第一期入场超126万人次……广交会时隔三年全面恢复线下展,充分彰显中国经济加速恢复的良好势头,充分表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
开放中国,活力无限;强劲脉动,共同机遇。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既要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又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将促进自身新发展,也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展览总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规模创纪录的背后,是世界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创造力的信心与期待。据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这再次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发展越好,世界机遇越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扩大互惠互利,续写共赢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必将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进程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3日 01 版)
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和音)
2023年04月23日04: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胸怀天下,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向在上海“世界会客厅”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时指出。此次蓝厅论坛与之前在广州举行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共同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两场论坛与会人士普遍认同,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100多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实践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事实雄辩地证明,现代化并没有固定模式,不是单选题,只要符合自身的国情,有利于人民的发展,任何国家都能实现现代化梦想。出席蓝厅论坛的埃及前总理沙拉夫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赠予世界的礼物”。冈比亚外长坦加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激励,它证明了各国都能有独特可行的选择来寻求自身发展。
中国迈向现代化,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为共同发展开辟广阔路径。过去10年,中国对全球增长的带动超过七国集团总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每天有3.2亿美元中国直接投资走向世界,每月有30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中国。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将给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国际社会坚信中国是“提振全球经济的最大希望”,希望抢抓中国高质量发展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搭建重要平台。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向世界开放机会,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机会。
中国迈向现代化,为人类社会进步开创更美好前景,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更可行方案。中国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视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在物质上富足,更要在精神上富有。中方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有利于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中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扛在肩上,创造了人工造林规模等多个全球第一,并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美国亚洲协会董事会联席主席桑顿称赞,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生命力和启发性,“指向更高层级的人类发展”。
中国迈向现代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带来更多确定性,壮大国际社会和平正义力量。中国是全球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5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指明实现共同安全、普遍安全的正确方向;秉持公正、劝和促谈,给乌克兰危机“减压”、让局势“降温”;推动沙特和伊朗实现复交……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胸怀天下,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同各方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3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