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参考  /  正文

学习参考

大学生如何找准人生方向?青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引领

发布时间 : 2023-11-14 15:30:15        来源 : 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

青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引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11-14 10:16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青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引领

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佛系”“躺平”“内卷”等现象出现的背后,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怎样的痛点和难点?当00后甚至05后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力军”,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对今天年轻人的思想引领究竟有何价值?对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

新时代呼唤“自信自立自强”的科学家精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从青少年思想引领的角度来看,这反映出怎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

万美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中国发展到今天,彰显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国际国内形势都有了很大变化。

国际方面,近年来,个别西方国家对我国遏制、打压,这启示我们,中国要发展,必须在自信的基础上实现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蕴含的正是这样一种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这在院士身上尤其是一个突出的体现。

国内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精神层面也出现了一些“精神贫乏”“精神乏力”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备受关注的“躺平”“佛系”“焦虑”等现象,必须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我们需要用像科学家精神这样能够催人奋进的精神资源去激励人们,特别是去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引导他们走出精神困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科学家精神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怎样的价值?

万美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总的来说,科学家精神既涉及一般意义上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涉及我们对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还涉及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必须有的奉献、协同的精神品质。这些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成长非常重要。

科学家精神首先涉及每一个人(包括科学家),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彰显出一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从具体的价值指向上来讲,科学家精神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勇攀高峰、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科学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一定所有的探索都会得到理想的结果,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受挫折、失败。这就要求有一种奉献精神,潜心研究,淡泊名利。现在有很多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讨论,我觉得这部分人很难成为对我们时代起引领作用的真正的大科学家,他们缺乏这样的一种潜质。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或者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还应该追求真理,加强团结合作。这里面就涉及求实求真、团结协作的要求。同时,科学探索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传承,我们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身上往往可以看到他们潜心育人,为了科学事业发展培养接班人,表现出甘为人梯、扶持后学的精神。

科学家精神能够回应“躺平”“内卷”等现实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多年来对青年问题一直保持持续关注。今天青少年身上的“躺平”“佛系”,包括作为另外一个极端体现的“内卷”现象,和过去几十年相比,是否更加典型?

万美容:当前这种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普遍。但是也要辩证来看,那些看上去“躺平”,或者不停地说“躺平”的青年,不一定都是真的“躺平”了。有一部分可能真的是不想奋斗了,因为他已经有了很好的生存生活条件,他就觉得我再奋斗也不是特别有价值。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今天的环境中,“躺平”是一种无奈和自嘲,他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在奋斗,但是觉得我这种奋斗似乎未必能够达到自己所追求的那样一个目标。所以实际上“躺平”反映的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您的观察,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方面存在怎样的短板?如何破解?

万美容:上个学期我到一个涵盖小、初、高各年级学生的全日制学校调研,我惊讶地发现,按照一般的测量标准,现在连小学生当中都有不少所谓“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在学校,我经常跟辅导员老师探讨学生工作,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现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定位层次可能还低了一些,很多工作重点放在了一些具体问题上。

很多地方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底线思维,就是不出问题,“确保一个都不少”,所以非常重视“问题学生”的教育帮扶。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重视这个工作的同时,也要把教育的资源更多投向对青少年更高层次的精神引导,对优秀学生思想上政治上的教育。

从中央对于青少年教育引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里,也就是从顶层设计上讲,这种导向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德育文件,还是21世纪初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部署,强调的核心问题、紧迫任务都是理想信念教育。

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解决具体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从更高的层次加以引导,在引导青年追求更美好、更高远境界的过程中慢慢回应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果我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这个层面的话,学生的负面情绪可能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学生下一次遇到类似的状况,或者遇到更严重的困境,他未必能扛得过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地坚持一种正面的、先进性的导向,以更高的精神去引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科学家精神能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借鉴的资源吗?科学家精神能否回应当前青年群体面临的这些现实问题?

万美容:我认为在青少年当中开展科学家精神的培育非常重要。比如,科学探索一定不是对某一个具体结论或结果的验证,而是对未知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追求真理的过程常常伴随着挫折和失败,甚至许多科学家明知道会失败,也愿意克服困难,向真理前进。这种无惧失败、迎难而上的精神,恰恰是今天青少年群体中相对稀缺的品质。

再比如,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诸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倾向渐趋普遍。甚至越是顶尖的高校,“内卷”越严重,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零点几的绩点,不断地“卷”,不断地刷题刷分刷考试,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内卷”带来的首要问题是,大家越来越关注自我,更多追求那些具有“确定性”的东西,从而停下探索和创新的脚步。创新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与科学家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老一辈科学家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精神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竞争的关系,处理好个人成长与他人成长的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非常有好处。

青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引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长信,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内年轻人关于“人生的路该怎么走”的大讨论。40多年过去了,这场大讨论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万美容:我在讲《青年学》课程时,曾和学生探讨青年的本质特征——青年从主观上,从思想意识的层面,他们是面向未来的,对未来充满着热情的向往。无论是40年前关于“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的讨论,还是如今所谓“内卷”“佛系”“躺平”的争议,这些话语表达本身就说明青年很在意关于“理想”的思考。“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我今后能发展成什么样”“我能创造多大的价值”……这些都是青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形成的思考。

从这一层面来说,我认为在青年群体中培育科学家精神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每一位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的有趣经历、奋斗故事,特别是他们曾经历的曲折,他们是怎么面对、怎么解决的,鲜活的经历和伟大的人格都是可供青年借鉴效仿的案例和榜样,不仅有助于当下青年的进步和成长,也有益于他们去探索自己人生的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人生的路该怎么走”让青年一代苦闷的背后,“路”是否太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万美容:近年来“考公热”“考研热”广受社会关注,似乎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条被社会约定俗成的“轨道”,年轻人都想在大城市立足,都想要一份稳定可观的工作,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每个人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人生期盼,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确实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会将目光投放得更长远,不过分在意当下的得失,眼前相对不理想的状况恰恰会为他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

比如一个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里按照世俗的标准去成长,他的生活可能就是一条相对平稳的直线,人生价值不一定会得到很大的丰富;但如果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眼下的条件可能比较差,但未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比如在农村,我们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只是城市的现代化,一定要有农村的现代化。因此,眼下在别人看来“不明智”的选择,从长远来看反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我们讲“一代青年的成长需要崇高精神引领”,“崇高”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意味着必然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是要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需求中去,这样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会对个人成长提供一种加速度。从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到关注他人的需求、国家的需求、时代的需求,进而真正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今00后一代全面进入大学校园,社会环境、时代议题等也和40多年前的那场大讨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现在的年轻一代?

万美容:首先,我觉得对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都要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启示我们,青年就是未来。如果我们对今天的青年缺乏信心,实际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缺乏信心。

其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到今天,为青年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00后一代,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和老一代人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能用过去的那套思想观念来看待今天的年轻人,而要积极发掘年轻人中的先进典型和“闪光点”。比如就在武汉,新冠疫情期间我们清楚地感觉到,面对如此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无论80后90后还是00后都挺身而出,为社会挑起大梁。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满信心,一方面要正视问题,用包括科学家精神在内的积极的思想文化资源去引导青少年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实习生 张子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困惑如何找准人生方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11-14 10:15

制图:贾亚欣 张子航

“怎样才能成为像院士一样厉害的人?”“院士在大学时期也迷茫过吗?”“如何树立信仰,找准人生方向”……今年3月-6月,湖北校媒联合全国各区域校媒,就“新时代青年成长与院士榜样引领”这一主题,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收到了1万余名在校大学生向院士提出的1000多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3.3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如何找准人生方向”是自己在大学期间面临的主要困惑。65.43%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从院士的大学时代中获得成长经验。

此次调查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478所高校,收回有效问卷10095份。其中,本科在读6242人,职业院校在读2892人,硕士研究生684人,博士研究生277人,绝大多数受访者为95后和00后。从专业来看,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46.81%,人文社科类占比33.35%,艺术体育类占比11.70%,其他类专业占比8.14%。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院士在大学时期的经历和选择在当下依然有借鉴意义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周家豪与院士的“缘分”,从入学之初便开始了。

在张祖勋、刘经南、李德仁等6位院士为大一新生开设的《测绘学概论》基础课上,周家豪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那里第一次了解到遥感技术在灾情监测方面的应用实践,发达的遥感技术可以为防灾减灾打开一双“天眼”。这引起了周家豪的兴趣与思考。

大一暑假,周家豪和3名同学一起,前往南充、佛山、武汉等地的应急管理局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突发事件公共治理的现状,发现了当前应急管理领域一体化程度不高、监测视野受限等痛点。

在老师的引荐下,2022年7月,周家豪和团队成员带着调研成果,与张祖勋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张祖勋不仅为几名同学的做法“点赞”,还用自身经历鼓励大家做“有用”的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张祖勋利用自己最新的技术成果DPGrid(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和团队连续工作24小时,突破大地震造成传统航空摄影“杂乱无章”的局限,制作出震区首个数字地面模型与正射影像图,为救援工作提供了一手的卫星遥感数据。张祖勋还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建设。

周家豪从未想到,张祖勋年过八旬,工作繁忙,依然愿意指导一个完全由低年级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带着这份激励,周家豪和团队成员潜心钻研,提出了“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传感网”的设想,作品《基于多无人机协同遥感观测与地理信息资源分析的智慧应急系统》获评2022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特等奖,科研成果还被带到了国际地理信息大会上向各国专家展示。

周家豪认为,“院士不仅是课本里的学术权威,更是可亲可信的人生榜样”。他对两院院士的成长经历与科研人生充满好奇,“我很想知道,院士何以成为院士?院士在大学时期是怎样萌生科研兴趣的?”

捧回国际数学地质最高奖“克伦宾奖章”的亚洲第一人;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校长22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大学校长;从教70年,带出近20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成就等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生活中却一向低调,常以“探矿人”“教书匠”自居。

自2010年开通微博以来,赵鹏大发布了2300多条微博,粉丝达4.4万余人。与学生讨论宿舍装修、呼吁教学楼节电、闲暇时“晒娃”、遇到关注者还“互粉”……他和年轻人沟通的“活跃”程度,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已到鲐背之年的长者。今年92岁高龄的赵鹏大,还曾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最潮老校长”。

在问卷调查中,近九成受访大学生对院士的大学时代有兴趣,其中,64.49%的受访者“很感兴趣”。79.0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院士群体和我的心理距离并不遥远”,81.95%的受访者愿意主动了解院士是怎样度过大学时代的,92.94%的受访者认为院士在大学时期的经历和选择在当下依然有借鉴意义。

我的专业“好不好”?这届年轻人的纠结从入学开始

回想起4年前与地质学专业的“邂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四学生孙家淮至今都觉得“是个巧合”。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孙家淮怀着“不浪费分数”的想法,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专业就读。入学后才知道,野外科考是每个地质学子的必修课。野外实习时正值酷暑,头顶烈日,蚊虫叮咬,同学们坚持寻找地层、判断岩性、解析构造。几天下来,几乎每个人都晒黑了。

“曾经高分填报的‘最好的专业’,为啥这么苦?”每当有同学吐槽起野外实习的苦和累,孙家淮就会想起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在“新生第一课”上,向全校学生分享的“苦乐观”。

年轻时的殷鸿福也曾是一个没爬过高山、没蹚过远路的“文弱书生”,在20世纪50年代“为祖国找矿”的号召下,他舍弃当时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毅然选择去北京地质学院学习矿产勘探,并且把自己18岁时的选择当作一生志向。耄耋之年的殷鸿福对同学们深情寄语:“野外很苦,但想想祖国的需要,想想自己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方能苦中作乐,化苦为乐。”

讲台下的孙家淮很受触动,殷鸿福也成为这个00后大学生追了4年的“学术明星”。毕业时,孙家淮以综合排名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在自己热爱的地质学领域深入钻研。

“这个专业未来前景怎样?”“专业究竟有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就读了所谓的‘冷门’专业该如何发展?”作为每一位学生进入大学时面临的第一道选择题,专业选择的问题不仅是同学们在3年、4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的一个标签、一张名片,更关乎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在问卷调查中,近半数(48.92%)受访大学生想了解院士在大学时代面临的专业选择是怎样的。

此外,针对“如何实现学业和课余生活的平衡”(60.71%)、“未来投身科研还是工作赚钱”(46.02%)、“如何抵制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42.63%)等大学期间面临的诸多困惑,受访大学生同样希望从院士身上获得启迪。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万美容认为,当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恰恰说明在青年群体中培育科学家精神具有相当的可行性。鲜活的故事、伟大的人格都是可供青年借鉴的案例与榜样,每位院士成长过程中的有趣经历、奋斗故事,特别是他们如何面对曲折、克服困难的过程,有助于引导当下年轻人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曙光在大学期间也曾面临如何平衡学业和课余生活的问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会主席时,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是他固定的工作时间,文艺汇演要筹备、体育部要开例会……校园里各类文体活动的“大事小情”,都成了李曙光学习之余放在心头的牵挂。

忙完学生会的工作后,李曙光晚上6点到食堂吃饭,6点半回到教室,直到晚上10点半之前的4个小时,是他“雷打不动”的自习时间。同学们常常看到,4个小时里,李曙光总是“一动不动”,直盯着书本。

完成学生会工作的同时,李曙光的学习成绩也没落下,大学期间每次考试基本稳居年级第一。有一年五四青年节,团北京市委专门邀请李曙光作为学生代表作报告,报告的题目就是“如何协调好学习和社会工作”。

李曙光这样解释自己的学习秘籍:对待学习一要有兴趣,要从点点滴滴的“小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可以是攻克了一道难题,也可以是学懂了一节课的知识,进而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二要有方法,不随大流,不盲目“开夜车”,该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到了学习时间则全心投入,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

调查显示,作为获得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最高荣誉的人,两院院士在大学时期的各类经历都对受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小”到兴趣爱好(45.98%)、恋爱故事(29.29%)、宿舍关系(12.38%),“大”到科研感悟(18.60%)、人生梦想(11.97%)、家国情怀(9.92%)。此外,还有18.21%的受访大学生想知道,“院士在大学时期是否也曾遇到过困惑和迷茫”;10.42%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了解“大学时做过的哪些事为成为院士打下基础”。

如何找准人生方向?00后大学生想攒够“六便士”,也期待“找月亮”

华北地区某专科院校大三学生刘晓菲,1年前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即将迎来毕业季。入学前,一心想着早些挣钱的她,特意选择了“好找工作”的财会类专业。

可她逐渐发现,就业市场越来越“卷”了,3年前本科学历即可报考的老家县城银行,已要求硕士学历。与此同时,她在企业实习时了解到,制作凭证等传统的会计工作,正逐渐被机器取代,“似乎留给人工的时间不多了”。是继续深造,弥补“第一学历”的遗憾?还是尽早工作,在与AI的“较量”中多积攒几年经验?这成为这段时间一直困扰刘晓菲的问题。

和刘晓菲一样,在回答“大学期间遇到的主要困惑有哪些”这一问题时,73.3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如何找准人生方向”充满困惑。

1952年,17岁的殷鸿福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高考,成绩优异的他明明可以读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电机、工程等“热门”专业,却执意选择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地质学院,学习矿产勘探,由此开启了自己70年的地质人生。

70年与祖国共进,不断征服世界地质学研究的高山险滩。在殷鸿福看来,今天国家发展进程中面临许多压力重重的“卡脖子”问题,但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国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更多更重,连火柴盒都要冠名一个“洋”字。

面对“卡脖子”相关的时代之问,殷鸿福用“钉钉子”精神作出回答:“每一位院士之所以成为院士,就是在不断突破国家‘卡脖子’问题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这些都离不开锚定一个国家需求的方向不断掘进的‘钉钉子’精神。”

巧合的是,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同样在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填报志愿时,家里人建议欧阳自远学医,他自己想学天文,但那时国家要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就必须找到矿产资源。“唤醒沉睡的高山,为祖国找出无尽的宝藏”成了当时振奋人心的口号。

欧阳自远也被这句口号打动了,于是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地质学院,第二志愿填报了南京大学天文系。

后来,欧阳自远将从小探索宇宙的梦想与地质学专业结合起来,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等领域做出大量开创性成果,成为中国探月工程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被外界称为“嫦娥之父”。

反复思考院士的成长经历后,孙家淮认为,院士的科研人生启示我们,“人生方向”的命题看似宏大,但实际上与每个人的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

华中地区某985高校硕士研究生邓琪睿毕业后有志考取基层选调生。她认为,每一代人面临的选择和际遇不同,00后一代生逢盛世,在面临人生选择时,更应该像院士为国家突破“卡脖子”难题那样,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攒够“六便士”的同时,也不忘抬头看看头上的“月亮”。

在某部属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夏卓看来,两院院士之所以成为“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不仅在于其过人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他们在治学态度、为人处世、精神品质等方面也一定有着过人之处。虽然是一名文科生,夏卓同样希望从院士身上学习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调查显示,84.75%的受访大学生愿意模仿和实践院士在大学时期的人生选择。受访大学生希望从院士大学时期的经历中,获得成长经验(65.63%)、掌握学习方法(61.88%)、借鉴人生选择(35.63%)、领略学术前沿(34.85%)、启迪科研兴趣(30.41%)等。

(应受访者要求,刘晓菲、邓琪睿、夏卓为化名)

实习生 张子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功能型团支部引领青年学子“筑梦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11-14 10:14

新学期伊始,重庆大学2020级本科生边子渝重新校准了人生航向:她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先用一年时间投身乡村教育,再返回学校继续攻读原本的专业。

边子渝在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读,社交网络上对“土木女”找工作难的调侃常常令她担心找不到工作,或被派到条件艰苦的工地。在之前的职业规划中,她原本打算换个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攻读研究生。

转变发生在今年暑期。她参加了由重庆大学“绿能筑梦”社会实践团功能型团支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到甘肃、新疆等地的能源建设一线实践调研。

功能型团支部一般指建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团支部。功能型团支部主要负责组织团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团员,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

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有7144个功能型团支部。团重庆市委高校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功能型团支部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对成员思想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书院、学生社区、项目团队、见习实习基地、网上青年社群等设置贴近学生的功能型团支部,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团支部设置形式,扩大团组织覆盖面。

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开展本次实践调研的目的。

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汇成的“蓝色海洋”、一座座利用风能发电的“大风车”、在旷野中奔忙挥洒汗水的工人、风光发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震撼。

“给我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课堂学习中从没有过的。”边子渝告诉记者,那些工人里,有许多是她的学长学姐,他们完全摆脱了校园里的稚气,成为扎根西部、建设西部的基层工作者。

开学后,“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组织了一场“绿色发展筑梦未来”主题团日活动,对大家的所见所闻和动手实践过程进行复盘、讨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符音介绍说,“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成员来自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城规学院、管科学院、环境学院等多个学院和专业。自成立以来,支部主要在思想引领方面发力,多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大国工匠”等先进典型来校开展讲座、交流,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感召青年,激发学生“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报国之志,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计7天,实践团走进华电昌吉木垒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乌鲁木齐机场扩建项目、伊宁市苏拉宫基础设施及水资源配置建设项目等地,实地感受建筑行业在绿色发展中快速转型的成果。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专题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感受和分析我国能源基建的重点、成就及特征,形成以《新疆地区建筑企业发展概况与前景》《近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能源有关政策及未来发展调研报告》《近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能源领域投入及成果报告》为题的3篇调研报告及11篇心得体会,累计近4万字。

记者注意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位“大咖”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荣誉院长杨永斌,他与学生们全程同行、调研,并开展多次线下交流访谈,为当地企业、居民答疑解惑。

杨永斌认为,本次社会实践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报国方面有积极引导作用。在调研实践中,他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述自身求学经历及其刻苦钻研、勤奋研究的工作历程,同时鼓励大家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面对时代变革,重视技术创新,在岗位上作出贡献。

受“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影响,重庆大学涌现出更多爱上“自找苦吃”的学生。

“我是从播音主持专业跨考到工业工程专业的。当时在团支部的推荐下,去年暑假我到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建委实习锻炼,也是从那个夏天开始,一颗关于理想的种子埋在了我的心里。”“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成员、重庆大学管科学院2023级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心睿入学后参加了“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组织的学习交流、社会实践。通过实习,张心睿参与了松林社区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真切地感受到建筑业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密切联系。

“我将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就近就便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基层治理、社会服务中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绿能筑梦”功能型团支部成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2级防灾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者俨说,他立志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通讯员 李志峰 符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