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年辉煌  /  正文

百年辉煌

强国说 || 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高校怎样发挥作用?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发布时间 : 2023-03-10 15:31:23        来源 : 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

《强国说》第一期  蒋昌建@全国人大代表张荣

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高校应怎样发挥作用?

张桂贵 林 霞 李学山 实习生李世瑾 王启臻

2023年03月06日15:18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强国路上的对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2023年全国两会,人民网推出“强国说”特别策划,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分别就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进行访谈。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强国说》栏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与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就相关话题展开探讨交流。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近几年,厦门大学走上了发展快车道,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在争创‘双一流’的过程当中,是怎样做出自身特色的?”蒋昌建首先发问。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张荣代表表示,厦门大学根据国家战略和自身定位需要,近年来持续在学科体系、人才体系、治理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构建一流特色体系。同时依托这些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以此来推动自身发展。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厦门大学有六个学科入选: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张荣代表说:“我们确定一个原则,叫作‘筑峰扬优、交叉创新’。希望有更多的学科能攀上高峰,培育更多一流学科,同时把优势发挥出来,所以叫‘筑峰扬优’。”

在探讨中,蒋昌建认为,“双一流”建设除了做好顶层设计外,人才是关键。“怎样才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对此,张荣代表表示,人才自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但现阶段有一些急需的人才需要引进,也要把引才目光投向海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高校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上,大有可为

“科技不断发展,我们要有一些新兴的科研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蒋昌建认为,我们的科技创新正面临一些挑战,高校现阶段应在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方面发挥作用。

“高校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上,其实是大有可为的。”张荣代表表示,厦门大学主要通过抓科研方向选择、成果评价、科研组织方式“三个改革”来实现突破。科研选题来自现实需求,通过问题导向和组织协同,与合作企业协同攻关,让成果更具有可转化性。张荣代表举例,由厦门大学、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就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共同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厦门大学的传统特色,学校与海外高校、著名学者等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合作。比如厦门大学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教授合作,创办了博伊特勒书院;还和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共建了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张荣代表表示,实践证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具有创新能力。

蒋昌建建议,更多的高校应坚持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加快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成果产出。

要把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教育上,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字化变革也在推动着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蒋昌建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教育不太容易,他们获得资讯的渠道和手段很多。如果教师的课程讲得不够吸引人,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去了。”

“我们要把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到教育上,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张荣代表表示,为把“要你学”变成“我要学”,厦门大学制定了“三个转变”政策:第一,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第二,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老师教得再好,如果学生不学就是零;第三,从统一模式培养转变为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为了配合这“三个转变”,厦门大学还推出了“三个全面放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一是全面放开学生转专业;二是全面放开学生选课程;三是全面放开学生选教师。

“在大力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过程中,您认为大学在终身教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蒋昌建问。

“今后的继续教育更多是‘流式教育’模式,它和流媒体一样,学生随时进来,听完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就可以走了。这就是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也在积极探索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包括如何面向终身学习的教育对象,如何探索终身学习内容,不断创新、丰富教育方式等,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对校友完全开放。未来,希望让更多人享受到我们的教育资源,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目标。”张荣代表说。



《强国说》第二期 张朝阳@全国政协委员卢建军

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方经纶 陈曦 李学山 张桂贵 实习生李世瑾 王启臻

2023年03月08日10:50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强国路上的对话,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2023年全国两会,人民网推出“强国说”特别策划,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分别就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进行访谈。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做客人民网《强国说》栏目,就产学研深度融合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人民网演播室现场。

卢建军委员会场驻地连线。

如何解决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的痛点、堵点?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并出台政策措施予以推进。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产学研合作有力带动了专利产业化水平提升。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为何企业发明产业化率与高校发明专利产业转化率存在明显差异?

卢建军委员认为,在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痛点、堵点。

“长期以来,大学和企业传统的合作模式可以概括为: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虽然校企合作的方向一致,但合作双方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依旧按此合作方式,很难实现深度融合。”卢建军委员说。

有没有新的举措可以突破这一桎梏?

“这需要在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体,引入金融资本,建立孵化器,加快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孵化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卢建军委员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解读这一合作模式。近年来,西安交大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企业带着需求、资金和利于产出的组织管理体系,与学校科研团队构建“科学家+工程师”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匹配企业的需求。

张朝阳对于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孵化器的模式有相同感受,“以互联网企业为例,当前不少企业正面临着工程方面的棘手问题。而高校在工程基础方面的研究,恰恰可以应用于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实践当中。”

张朝阳同样认为,如果能够把一些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的成果,通过企业主导、资本助力的方式,不断地用于孵化高新技术公司,这样在创业的过程中,市场自然也会检验每个孵化团队的执行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管理能力。当所有这些因素叠加,也许在未来某一时刻,便会孵化出真正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产学研深度融合如何让人才供需更加匹配?

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在保就业的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匹配人才的供需?

在卢建军委员看来,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大学原有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带着课题进入高校,以‘科学家+工程师’、双导师、多导师的模式培养研究生,在企业的管理流程下开展研发活动,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会更适合企业的需求。”卢建军委员说。

卢建军委员进一步解释,由企业主导研究课题,在标准的管理流程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联合攻关、共同解决困扰企业“卡脖子”问题的同时,也在实战过程中培养了创新人才,这将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培养人才不匹配、不契合企业需求的问题。

在高校源源不断地向企业精准输送人才时,企业如何“反哺”高校,使得大学教育更具有目标性?

“企业要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与高校院所共同做基础研发,在分享科技成果的同时,培养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张朝阳谈到,尽管国家鼓励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但很多企业迫于盈利和投资成本的压力,可能更关心最终能否拿出被市场认可的产品。然而,有的产品和应用需要在基础方面做更多探索,并非能立刻产生本季度、本年度的效益,如果基础研究做得扎实,就有利于企业更为持久地发展。

政府与企业家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卢建军委员表示,无论是科研项目的研究,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政府的支持都必不可少。

“对于西部省份而言,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弱一些,所以政府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卢建军委员认为,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在现实中就会比较难以推进。“因此,西安交大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过程中,提出要集聚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应用、金融六大要素。”

卢建军委员谈到,近年来陕西省也提出了“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战略,同时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陕西各地市都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立了科技成果转移工作组,目的就是能够及时把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地方,进一步促进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无心插柳柳成荫,要想有这个‘荫’,得先插柳才行。”在张朝阳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最后都能被证明是真正的市场需求,所以也需要政府和各种融资平台的支持,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不断试错中孵化出“独角兽”和“小巨人”。

卢建军委员认为,除强调政府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外,企业家自身也至关重要。兼具深厚学术背景和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身于基础研究和教育领域,将会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现。

“在企业作为‘四个主体’(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卢建军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