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年辉煌  /  正文

百年辉煌

风高浪急挑战重重 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展望世界经济形与势

发布时间 : 2022-12-27 14:17:14        来源 : 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

【国际观察】风高浪急挑战重重 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展望世界经济形与势

2022 12/27 10:33: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国际观察)风高浪急挑战重重 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展望世界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记者邓茜 杜静 俞懋峰

2022年是世界经济充满变数的一年,新冠疫情延宕、乌克兰危机升级、美联储激进加息、全球通胀飙升、能源和粮食危机发酵……在“黑天鹅”“灰犀牛”交替冲击下,世界经济之舟遭遇顶风逆流,复苏航程充满风险和挑战。展望2023年,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预计增速继续放缓、走势更加分化。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世界经济穿越迷雾、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机遇,注入信心和动能。

多重利空 复苏脆弱

无论是感慨“租房像买房一样贵”的美国钢琴教师、发愁糕点太贵无人买的匈牙利面包店主,还是承受高额能源账单的波兰家庭、抢购超市打折蔬菜的英国主妇……过去一年,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感受到经济动荡之痛。

“世界正进入大滞胀不稳定期。”曾准确预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努里尔·鲁比尼在其新书《重大威胁:危及我们未来的十个危险趋势及如何应对》中发出警告。

这一年,“高通胀”无疑是世界经济关键词之一。在疫情扰乱供应链、乌克兰危机搅动能源和粮食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球通胀高企,对世界经济构成重大风险。

美国、欧洲、日本通胀率均居数十年高点。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创近41年峰值,此后虽有所回落,但远高于美联储通胀目标。截至11月,欧元区通胀率连续三个月达到两位数。日本11月核心CPI同比上升3.7%,涨幅为1981年12月以来最高。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形势更为严峻,土耳其10月CPI同比涨幅达85.51%,创近24年新高;阿根廷央行11月预计,2022年该国通胀率将达100%。

这一年,“能源危机”成为困扰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乌克兰危机的旋风式升级和拉锯式延续,令能源深陷冲突旋涡,国际市场石油、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威胁全球能源安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理首席经济学家阿尔瓦罗·桑托斯·佩雷拉说,世界经济“正遭受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能源危机冲击”,能源冲击将通胀推至“数十年来未有之水平”,正影响世界各地经济增长。

这一年,“经济衰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前路的最大隐忧。“世界经济正危险地逼近衰退。”面对多重利空因素夹击,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如此警告。

通胀“高烧”之下,美联储紧急“灭火”,今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七次加息,累计加息425个基点,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日益升温。同时,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急剧升值并在全球范围产生严重破坏性后果,令不少国家本币贬值、资本外流、偿债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加剧。多国被迫跟进加息,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显著收紧、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显著放缓至3.2%。通胀达到几十年来最高水平、大多数地区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疫情持续,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世界经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从一个相对可预测的世界,转变成一个更加脆弱的世界。”

增速放缓 走势分化

展望2023年,诸多挑战仍存。观察人士预计,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日趋分化,美国和欧元区可能出现衰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有望回升。

IMF报告预计,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经济增速预测值可能进一步下调。

美国经济增速将明显放缓。经合组织11月发布报告预计,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5%。不少专家则指出,美国经济可能难免衰退。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加息应对通胀,而利率上升和通胀高企将继续对经济活动形成压力。彭博社日前公布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在接下来两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将在2023年达到4.9%的峰值。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随着美元走强,国际能源价格将继续走高,这“很可能使(美国)经济脱轨,引发轻度甚至严重衰退”。

欧元区经济前景更趋黯淡。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跟随美国对俄罗斯进行多轮制裁,导致俄对欧能源出口骤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另一方面,欧元区金融环境收紧,自2022年7月起欧洲央行已连续四次大幅加息,共计加息250个基点。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保罗·真蒂洛尼表示,若乌克兰危机持续至明年冬天,欧洲能源困境将急剧恶化。经合组织报告称,如果当前能源危机恶化,欧洲将面临非常严峻且困难的经济形势。

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萎缩,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为0.3%。

与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形成对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增长相对平稳,亚洲地区表现值得期待。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全球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希亚等专家日前表示,虽然亚洲外部需求2023年上半年仍然疲软,但内需将得到支撑。2023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超过其他地区。

世界银行泰国高级经济学家杰蒂蓬·阿利亚布查预计,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速放缓,而东亚地区经济将逆势增长。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顺风因素”。

穿越迷雾 稳健前行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带来持续动力、机遇和信心。

中国市场吸引力有增无减。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560.9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折合178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1.1%。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深石明宏表示,中国市场是疫情期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保持业务增长的市场。

中国经济潜力不断激发。今年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今年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中文名韩慕睿)表示,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中国2023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

中国经济外溢效应备受期待。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35.2亿美元,再创新高。中国市场正为世界经济提供巨大机遇。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豪尔赫·马奇尼表示,中国正努力与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建立互惠经贸关系,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倡议凝聚更多共识与力量。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国际社会重视发展问题,目前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中老铁路通车一周年、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车……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拉鲁什说,全球发展倡议顺应国际社会当下之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等成为全球合作典范,许多国家希望与中国保持合作、共同发展。

世界经济面临复杂风险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形成推动经济稳健复苏的合力。中国始终是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提供动力。(参与记者:谢江、王钟毅、卞卓丹、罗婧婧、许缘、邓仙来、单玮怡、杨海若、赵旭、王亚光、李晓渝)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2-28 03:35

【年终特稿】

作者:姚枝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2022年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可能最合适的是“全球通胀”。乌克兰危机、疫情冲击和大国博弈等世界秩序中的动荡因素对全球通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国经济都被全球通胀所扰动,许多主要经济体也都在探索如何治理通胀,而通胀和各国对通胀的应对又引发了新的世界经济动荡。到2022年底,一些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处于高位。展望2023年,如果各国应对通胀不当,那么世界经济可能陷入更大的动荡之中。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图为在新加坡毛广岛拍摄的炼油厂。图片为新华社发

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2022年世界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8.8%,与2021年4.7%的增长率相比,2022年的全球通胀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高全球通胀水平。

2022年的通胀在全球具有普遍性。除了中国的物价相对稳定外,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各地区的通胀率均有明显提升。美国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8.1%,为40年来最高水平。欧元区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8.3%,为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署以来的最高水平。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约为7.2%,即使是发达经济体中物价最为稳定、一向处于通货紧缩边缘的日本,10月的消费物价指数也已经上升至3.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其中,欧洲新兴经济体2022年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高达27.8%,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的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均达到14%左右,亚洲新兴经济体物价相对稳定,但全年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也达到了4.1%,相比上年2.2%的增长率也有显著提升。通胀水平在世界各地普遍大幅上行。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10月6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勒瓦卢瓦,一处BP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前排起长队。图片为新华社发

三大因素推高全球通胀

乌克兰危机对这一轮全球通胀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主要粮食出口国,因而乌克兰危机造成了世界安全局势和经济形势的动荡,迅速推高了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一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在欧洲表现得最为明显。欧元区11月消费物价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0.1%,而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仅为5.0%,也就是说,欧元区物价上涨的大部分原因在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几乎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过程中都要消耗能源和食品,因而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还会间接推动核心消费物价的上涨。欧元区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同样受到能源和食品价格上升的严重冲击,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受此影响。一些能源出口国因为能源价格上升而出现收入提升,所引起的需求提高也进一步推高了通货膨胀。

疫情和大国博弈造成的调整是另一个推高全球通胀的因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在逐步恢复过程中,但是疫情提升了部分物资和供应链的安全属性,大国博弈特别是中美博弈中,美国将供应链武器化使用,提升了供应链的政治属性。供应链从注重效率到注重安全和政治的重新配置会提高供应成本,从而推动物价上涨。疫情冲击还使得很多国家劳动力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紧张,工资出现较快上涨,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比如在美国,2022年劳动力短缺高达350万人,其中因疫情引起未到退休年龄而提前退休、永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高达200万人,其余则是因为疫情期间死亡人数增加、移民减少。劳动力短缺导致美国工资水平不断上升,2022年3季度,美国国内劳动者工薪指数同比增长率为5.1%,为本世纪以来的高位。

造成这一轮全球通胀的原因,还有需求拉动的因素。2021年以来世界各国逐步放开疫情防控政策,被疫情造成的需求萎缩逐步开始恢复,由于供给恢复速度比需求恢复速度慢,因而通货膨胀渐起。这一轮全球通胀在2021年就已经发端,2021年世界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比202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22年因疫情抑制的需求进一步恢复,对全球通胀起到了进一步的拉动作用。另外,疫情暴发以来各国推出的大规模财政货币扩张政策也造成了较大的需求拉动效应。需求拉动的通胀会有一个明显的宏观经济特征,即在通胀率上升时会出现失业率下降,或者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在发达经济体中尤其明显。美国2022年11月的失业率为3.7%,处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低位,且比上年同期的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欧元区2022年10月的失业率为6.5%,处于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低位,比上年同期失业率下降0.8个百分点;日本2022年10月的失业率为2.7%,虽然还没有低至疫情前的失业率水平,但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较上年同期失业率也下降了0.1个百分点。虽然失业率下降有劳动力供给减少的因素,但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形势还是显示出这些经济体具有较强的有效需求。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12月13日,人们走过英国曼彻斯特街上的促销广告。英国的通胀率在10月达到11.1%,创下41年来的新高。图片为新华社发

世界经济不稳定之源

通胀本身会带来经济社会的混乱。通胀最重要的危害是导致民众特别是低收入民众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严重时会引起民众抗议甚至社会动乱。事实上,2022年欧洲、非洲、拉美以及东南亚均爆发过民众上街抗议物价过高的事件,通胀还成为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最重要的议题。因此,应对不断上涨的通胀水平成了高通胀经济体2022年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遏制通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提高利率水平,2022年已经有几十家中央银行多次提高政策利率。从3月开始,美联储连续7次提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从0~0.25%的区间提高到了4.25%~4.50%的区间。英格兰银行同样7次加息,欧洲中央银行4次加息,一些通货膨胀更为严重的新兴经济体加息次数和幅度更大。比如为应对高达90%的通货膨胀率,阿根廷分9次将其基准利率从38%提高到75%这一令人惊讶的水平。而利率大幅上升又造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动荡。

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本身会对经济增速产生下行压力,加息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会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速下行。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4次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10月估计2022年世界GDP全年增长率为3.2%,相比2021年大幅下降2.8个百分点。除了少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速仍有上升外,世界上绝大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美国GDP增速从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1.6%,欧元区从5.2%下降到3.1%,全部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从5.2%下降到2.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增速从6.6%下降到3.7%。

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利率上升和经济增速下行均会对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利率本身是资产价格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繁荣和金融资产价格高涨是建立在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基础上。2022年以来,全球负利率资产显著缩小,负利率和零利率环境逐渐向高利率方向转变,再加上经济下行预期甚至衰退预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度波动。12月中旬,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相比年初下跌了31.6%,标普500指数下跌了19.2%,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9.4%。2022年美国股指的跌幅与2020年疫情造成的跌幅相当,而这是在美国已经完全放开疫情控制的情况下出现的。美国股市市值相比年初已经减少15万亿美元,即使在疫情严重且经历了数次股市熔断的2020年,当年美股市值还增加了接近10万亿美元。同一时间段内,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11.5%,日经225指数下跌4.4%,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全球金融市场财富大幅度缩水。

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从动荡中涌起的全球通胀潮

4月1日,顾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超市选购面粉。欧盟统计局当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创历史新高。图片为新华社发

国际货币汇率大调整。2022年国际货币之间汇率变动的最明显特征是美元大涨,其他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12月中旬,美元指数相比年初上涨9.3%。这一方面是由于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提高美元资产收益率,吸引资本流向美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他国家通胀比美国更为严重,导致其他货币走弱,美元相对走强。欧元、英镑、日元等几大国际货币相对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其中欧元相对美元贬值6.9%,英镑贬值10.3%,日元贬值18.8%。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出现严重贬值,如阿根廷比索相对美元贬值40.5%,土耳其里拉相对美元贬值30.3%。货币大幅度贬值会增加这些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容易形成恶性通胀,并且导致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债务的难度加大,容易出现外债危机。斯里兰卡就出现了外债的偿付危机。货币大幅度贬值和国内大通胀往往还会迫使这些国家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持货币稳定和物价稳定,但是这会严重损害经济活力,使这些国家陷入经济困境。

总而言之,2022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全球通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各国应对全球通胀的措施已经造成了实体经济增速下降、金融财富缩水、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贬值以及部分国家的外债危机。

展望2023年,对通胀的治理仍然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如果通胀不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下降,则相对高通胀的预期将提升降低通胀的难度,那就需要更为持久的高利率水平才能有效遏制通胀。世界经济将在更高的利率水平上陷入更深的增速下降过程甚至衰退之中,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也将出现进一步的动荡,世界经济离一次新的经济危机也许已经不太远。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8日 12版)



全球经贸变局五大趋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12-28 03:35

作者:蓝庆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俄乌冲突迄今已经10个月有余,且呈旷日持久之势。作为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缘冲突,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全球经贸处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其引发的系列连锁反应,使全球经贸格局发生了深层次变化。

第一,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发生改变,能源危机制约全球经贸复苏。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天然气最大储量国和出口国,石油天然气全球供给地位显著。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欧洲大幅减少对俄石油及天然气进口,同时俄也主动限制石油天然气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原本高位的能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欧洲布伦特原油价格和欧洲基准TTF天然气价格一度创下2014年来新高。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随之改变,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石油天然气出口大幅下降,缺口被美国、中东、南美等地区替代,美国对欧洲的能源主导作用增强,同时俄对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能源出口明显增加。随着欧洲对俄石油天然气价格进行进口限价,油气价格逐渐回落,但是,OPEC减产石油,美国能源生产成本高企,冲突本身对俄国内油气生产带来影响,伊朗等油气大国遭受制裁,导致世界油气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企局面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推动型的全球通胀使得各国被迫采取紧缩政策,增加了疫情冲击下全球经贸复苏难度。此外,为缓解能源紧张,世界各国亟须发展新能源,加大新能源投入和研发,以部分替代油气消费,给新能源产业带来机遇,近来中国对欧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产品出口大增即为明证。

第二,全球粮价创历史新高,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食品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俄乌两国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乌克兰号称世界粮仓,战前两国小麦、玉米出口分别占全球份额近30%和20%,乌克兰大麦、油菜籽、玉米等作物出口均占全球10%以上。冲突持续使得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影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作物播收冲击严重,出口物流阻滞。尽管俄乌就重开黑海粮道达成协议,但是冲突导致黑海通道不时关停,两国粮食全球出口大幅下滑,此外美欧制裁也限制了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能力。全球粮食供需不匹配,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为粮食安全而限制农产品出口,包括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主要粮食出口国,再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和全球气候灾害推动粮食现货和期货价格上涨,增大了全球粮食危机和输入性通胀风险。

第三,全球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俄乌冲突加剧了因疫情和芯片短缺所造成的供应链瓶颈压力,冲突以及制裁措施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在俄乌两国停工停产,尤其是食品加工、钢铁、建筑、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乌克兰是氖、氩、氪、氙等气体供应大国,俄罗斯是全球镍、钯金的生产大国,这些都是微芯片生产的关键材料,俄乌冲突导致这些产品供应链受阻。同时,欧洲是受俄乌冲突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地区,石油天然气能源供给不稳定、新能源替代效应尚未形成以及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使得欧洲制造业受到极大冲击,出于避险和全球寻找低成本生产区域的动机,欧洲跨国公司进行产能国际转移动力加大,将形成一波投资浪潮,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

第四,东亚东南亚全球经贸地位继续上升,中国机遇彰显。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紧密,拥有较低生产成本和较强配套能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国际生产网络。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跨国公司产业链转移,东亚东南亚地区无疑是首选区域,欧盟领导人今年以来频访中日韩和东盟各国,12月欧盟与东盟首次举行峰会,进一步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意愿明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且潜力无限的国内消费市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加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积累创新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完备且支撑力强,产业基础雄厚配套齐全,技术开发成本较低,具有其他国家难以取代的经贸优势,对接欧洲产业链供应链转移机会显著。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1780.8亿美元,增长12.2%,其中来自德国、英国的实际投资分别增长52.6%和33.1%。

第五,美元全球贸易霸权地位下降,人民币国际化正当其时。俄乌冲突后,美西方对俄采取金融制裁,限制其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进行国际交易,将其排除出SWIFT支付系统,直接影响了俄罗斯外贸结算。作为反制,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采取卢布结算,以维持卢布汇率。同时,俄罗斯与伊朗、印度、中国等国部分贸易也逐渐采用卢布、卢比或人民币结算机制,以规避金融制裁,实现去美元化。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俄之间天然气实现了本币结算,并有扩大到其他商品贸易的趋势,甚至俄罗斯与印度的石油煤炭交易也尝试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增强,国际化示范效应不断扩大。

俄乌冲突给全球经贸复苏带来了诸多不利,对中国有危有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随美西方起舞,使得美西方对中俄贸易投资进行一定程度打压。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和粮价上涨,从上游加剧了国际芯片供应短缺,都会推高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在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能源合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应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加快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重视芯片自主可控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可紧抓欧洲跨国公司产业链调整布局机遇,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深化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好中欧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扩大对欧经贸合作。通过落实RCEP规则,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RCEP国家和地区的融入程度,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以我为主的国际价值链体系,有效推动中国经贸发展并带动世界经贸复苏。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8日 12版)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一意孤行,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2-12-28 08:39

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2月22日发表题为《梦游般陷入全球贸易战》的文章,作者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全文摘编如下:

贸易战极具破坏性,因为相关国家往往会通过设置更高的贸易壁垒予以报复。这一恶性循环被认为大大延长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1945年后领导了建立新世界贸易体系的努力。70年来,全球贸易以法治为基础,以国际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后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确保了对争端的公正裁决。

但从2017年开始,美国特朗普政府实际上收回了美国对世贸组织的支持,并与中国展开贸易战。除了对进口商品征收歧视性关税,特朗普政府还对钢铁和铝等商品征收更广泛的关税,理由是令人怀疑的“国家安全”问题。而大多数贸易律师都认为,这些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遗憾的是,拜登政府既没有取消特朗普的贸易措施,也没有恢复争端解决机制等世贸组织的重要功能。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将给主要贸易伙伴和盟友造成非常大的损害,以至于它们几乎肯定会采取报复行动。届时,美国将发现自己陷入一场贸易战——不仅与中国,而且与自己的盟友——世界将面临又一场重大危机:国际贸易体系崩溃。

《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都是公开的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法案,违反了美国通过多轮多边关税削减谈判达成的协议。例如,《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向购买电动汽车的美国人提供7500美元补贴,前提是这些电动汽车在美国制造,而且主要零部件(必须包括占电动汽车成本40%的电池)也在美国制造。同样,《芯片与科学法》授权拨款520亿美元,用于资助私营企业在美国建造的芯片制造厂。

外国政治领导人面对美国的不公平做法不能袖手旁观。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向拜登明确表示的,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有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贸易战。

如果《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如期在明年1月1日生效,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美国的盟友将予以报复,而这反过来会招致美国的反击。这种针锋相对的升级可能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出口类别,扩大经济损失的规模。世界主要贸易大国必须迅速行动起来,防止爆发全面贸易战。



年终报道 | 困境中前行——2022年全球民生百态

来源:新华社2022-12-28 08:38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2022年,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踯躅前行。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粮食短缺、通胀高企……冲击此起彼伏,环球同此凉热。困境之下全球民生百态,有挣扎,有不甘,亦有向光而行的努力。

衣服尽量晚上洗

在丹麦,今年圣诞节和新年夜或许要比往年更黑、更冷。能源危机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显现,当地政府建议市民与政府部门共同节能。

其实根本不用政府提醒,面对高额能源账单,不少丹麦人已经改变圣诞节大采购的习惯。据丹麦红十字会统计,今年申请圣诞节日补贴的丹麦家庭达到两万户,而去年只有1.5万户。

这是2021年4月21日拍摄的丹麦哥本哈根一家咖啡馆的户外餐区。新华社发(安德斯·孔斯豪摄)

“今年情况非常特殊,更多人在为生计挣扎,”丹麦红十字会秘书长安诺斯·拉德卡尔说,“对许多人来说,一年到头情况并没有好转,(申请救助的)数字可悲地证明了这一点。”

拉德卡尔介绍,能源和食品价格入秋以来急剧上涨,丹麦10月通胀率较去年同期上涨10.1%,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据丹麦公用事业监管机构数据,过去一年,丹麦平均电价上涨83%。

不只是丹麦,欧洲多国正在左支右绌地应对能源危机冲击。

2022年10月6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加油站前的车辆排起长队。新华社发(塞巴斯蒂安·库尔吉摄)

乌克兰危机今年2月升级以来,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反噬效应日益凸显,能源供应短缺引发生产成本高涨、物价飙升,企业经营和民众生活困顿,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洗澡时间短一点、暖气温度低一点、捡点木柴回来烧……这些“民间智慧”折射出不少人的辛酸和无奈。

“今年电价高得前所未有,我只能尽量在电价便宜一些的晚上洗衣服,以及为所有需要充电的东西充电。”丹麦哥本哈根市民克里斯蒂安·蒂格森告诉新华社记者。

鸡蛋成了奢侈品

在肯尼亚内罗毕,美甲店老板贝琳达·阿凯洛除了做美甲生意,业余时间还靠卖煮红薯挣钱。不过,由于最近食物价格太高,她的“副业”已停了三个月。

“农民们负担不起化肥的价格,所以他们提高了红薯等农产品的价格,”贝琳达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涨了价,这就是我停下来一段时间的原因。”

非洲粮食自给能力整体不足。联合国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非洲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价值51亿美元的小麦,占非洲小麦进口总额的44%。

受乌克兰局势以及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影响,俄乌大批粮食无法及时发货,化肥出口大国俄罗斯更有大量化肥产品滞留。加之受旱情影响,非洲粮食安全问题持续加剧。

贝琳达和女儿相依为命,她的微薄收入除了敷衍日常支出,还要支付贷款。她介绍,最近面包和鸡蛋价格都在涨,家里一周只能在星期日买一点鸡蛋吃,食物也换成更便宜的,比如从肉换成豆子。

“鸡蛋成了奢侈品,面包也太贵了……好些东西我已经负担不起,”内罗毕商贩奇库·迈克尔说,“今天吃什么?得看我今天赚了多少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但我已经尽力了。”

龙头一定要拧紧

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圣玛丽食物银行门前时常排长队。这一慈善机构上月分发感恩节食物时,来自全州各地共约1.9万个家庭前来领取,创下新高。

本月13日到这里排队领食物的母亲阿尔玛·昆特拉说,她丈夫是全职油漆工,但夫妻俩还得每月来食物银行两三次,才能为自己的三个学龄期孩子提供足够食物。“高物价对我们造成真真切切的影响……房租、各种账单,尤其是食物花销让人倍感压力。”

2022年6月10日,顾客在美国纽约一家超市购物。新华社发(郭克摄)

今年以来,高通胀持续困扰美国经济和民众生活。为遏制物价飙升,美联储自3月以来连续七次加息,已累计加息425个基点,推动美元汇率持续走高。

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激进密集加息,利用美元霸权对外输出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相对脆弱、深度依赖美元借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承受更严重冲击。

2022年7月14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商贩沿街兜售饮料。新华社发(赛特摄)

非洲政策研究所分析师刘易斯·恩迪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联储在为其货币政策定调时,几乎不考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如此行为“不负责任”。

菲律宾媒体人伊莎贝尔·德莱昂说,美国“输出通胀”让她的生活透不过气:能步行或坐公交就绝不开车,水龙头也要确保拧紧以防漏水……美元强势升值给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和普通民众生活带来的冲击让人无处可遁,“所有菲律宾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生活总是要继续

地球人口在11月15日步入“80亿时代”,人类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生活的希望总是由点滴汇聚而来。超出想象的坚韧让人类在一场场生存危机中破局向前。

2020年6月21日,头戴花冠的女孩们在拉脱维亚乡村增特内的草坪上玩耍。新华社发(亚尼斯摄)

德莱昂直言,虽然生活艰难,但今年圣诞节会尽量准备得丰盛一些。“菲律宾人相信‘如果餐桌丰盛,来年生活也会富足’。”

内罗毕的贝琳达告诉记者,她明年愿望就是生活能发生改变,特别是经济状况可以好转,“我希望能够自给自足,可以依靠微薄收入过日子,能支付账单,能供孩子上学。”

丹麦哥本哈根市民斯特芬·尼尔森的愿望很简单:希望通胀高企情况明年结束,生活回归正常。“我决定明年更加精打细算,好让生活继续。”

这是2021年4月21日拍摄的丹麦哥本哈根一家大型购物中心。新华社发(安德斯·孔斯豪摄)

迫于能源危机,丹麦一些市政当局决定取消在商业街道上悬挂圣诞节灯饰。不过,为了烘托节日氛围,哥本哈根著名的趣伏里公园里还是挂上了圣诞节灯饰——LED节能灯。

“生活总是要继续,”丹麦赫尔辛格市民基姆·巴克说,“我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和平,希望明年我们可以在欧洲和全世界拥有和平,回到平静的日常。”(记者:林晶、刘畅、闫洁、刘锴、杨云起、陈浩、郑昊宁、郜婕;报道员:安德斯·孔斯豪、詹姆斯、扎克、弗尔季·奥蒂洛;剪辑:郜婕、刘江;编辑:马骁、王玉珏、王申、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