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论述  /  正文

重要论述

习近平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发布时间 : 2025-03-06 08:35:02        来源 : 党建在线     浏览次数 :

两会受权发布|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2025-03-05 21:22:29来源:新华社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发(占政 摄)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发(盛佳鹏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江苏代表团审议认真,气氛活跃。赵建军、徐光辉、张俊杰、李肖娜、缪汉根、柯军等6位代表分别就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转化医学建设、建设和美社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保护传承传统戏曲等发言。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习近平强调,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习近平指出,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

习近平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指出,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

穆虹等参加。



【新闻链接】

两会第一观察丨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总书记指明四个着力点

2025-03-06 01:00:58来源:新华网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是经济大省的显著特点。

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GDP排名前十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足以说明经济大省是“压舱石”,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从20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2023年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年来的多个中央会议都对支持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作出部署。

去年全国两会,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大省更要责无旁贷、勇挑重担,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方面展现更大支撑带动作用。

经济大省该如何挑起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明四个着力点——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看创新——

经济大省产业基础深厚、创新资源集聚,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

2024年,在江苏,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在四川,清洁能源发电量、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一……这些地方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作出明确要求,指引经济大省向“新”而行:

抓科技创新,“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看改革——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

经济大省是许多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者,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出实招、见实效。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各地提供了有力遵循。

看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经济大省挑大梁,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的担当。

放眼全国,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宏阔布局中,一个个经济大省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部署,深度挖掘自身禀赋,不断发挥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助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健运行。

今年以来,广东强调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山东在发展壮大现代海洋经济上下功夫、求实效;浙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在“一盘棋”中找准定位,经济大省纷纷出台举措,落子布局,积厚成势。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指引: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要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

看促进共同富裕——

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这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既是言一省,更是谋全局。

经济大省挑大梁,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大的机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经济大省大有可为。

诚如总书记所说,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新的一年,干字当头、接续奋斗,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必将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在新的征途上劈波斩浪。

策划:张晓松

主笔:张辛欣、严赋憬

视觉:金小茜、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评论员:科学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

2025-03-06 02:46:40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题:科学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

新华社评论员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基本路径,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南。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次对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十强省份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63%,其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5%的增速,有力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在我国经济地理版图中,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特点日益凸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坚持系统思维,弘扬实干精神,进一步把握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更好发挥经济大省的重要作用,就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一方面,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坚持“两手抓”,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才能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更加强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经济大省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敢于啃硬骨头、突进深水区,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等改革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动力。

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归根到底要把党中央的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转化成发展实效。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再到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落实落地,离不开经济大省的有力带动、扎实推动。大有大的优势,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只有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体量大、动能强的显著优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才能以自身发展带动区域、助力全局,实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经济大省挑大梁,就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重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树立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必将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