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3-07-24 17:15 来源: 新华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
会议指出,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多作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3-07-24 17:45 来源: 新华社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通报有关情况 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谈会。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通报了上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有关考虑。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樊杰先后发言。他们完全赞同中共中央就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并就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网络乱象治理力度、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强化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统筹优化制造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协同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就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
习近平指出,今年上半年,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运行总体平稳,产业升级成效明显,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
习近平指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积极扩大总需求,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习近平强调,上半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聚焦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灵活高效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对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出3点希望。一是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担当,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合力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二是履职尽责,积极发挥作用,围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三是凝聚共识,提振发展信心,协助党和政府解疑释惑、引导预期、凝聚共识,强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配合相关部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石泰峰、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吴政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党外人士还有邵鸿、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和张恩迪、李钺锋、方光华、杨文良等。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下半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2023-07-25 07:52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23年下半年经济工作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如何看待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有哪些?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传递出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此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会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作出重要分析判断,这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不能用老眼光来认识本轮复苏。”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后疫情时期的复苏是分阶段的,尤其是在社会修复向经济和利润修复、再向资产负债表修复过渡的过程中,出现指标波动和预期波动是一种常态。
既要看清短期之“形”,更要读懂长期之“势”。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5%,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此,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7月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释放的稳经济新举措让各方对下半年经济发展充满期待。
围绕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会议聚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对于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说。
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 提振投资者信心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动向备受关注。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针对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智库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表示,此次会议提出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将为经济内生动力恢复提供助力。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会议明确了多项部署。
在冯煦明看来,财政政策将继续在助企纾困、促投资方面着力,保持积极力度;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灵活地运用价格型工具,并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计。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提振信心关键要激发企业活力。会议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表示,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助于扩大和巩固产业发展优势,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引擎。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推动消费引擎再发力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
谈到下半年扩消费,会议提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近期,多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的若干措施,要把这些政策落实落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陈丽芬说。
此外,会议明确,“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随着扩内需相关政策举措的逐步落地,下半年投资和消费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陈丽芬说。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此次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不久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布引发广泛关注。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会议聚焦企业关心的具体问题和重点环节,以细化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优化环境,持续破除不合理限制和障碍,帮助企业恢复元气、稳定预期。
“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会议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重要部署。
杨光普说,置身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对稳外资稳外贸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的一系列部署有助于更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统筹发展和安全,才能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会议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对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变化作出的精准判断,释放适时调整优化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明确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今后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包括城镇化新增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旧房更新需求等。
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是当前防范化解风险的重点领域。”冯煦明表示,处置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高度复杂,此次会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强部门间、各级政府间统筹协调。
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根据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构建差异化监管制度,同时推动中小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风险化解与处置制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端稳粮食和能源“饭碗”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半年,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青年就业问题依然突出。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会议进一步强调稳就业的重要性,释放出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的信号,随着稳就业举措落实落细,下半年就业形势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目前,全国夏粮获得丰收,早稻丰收在望,秋粮作物长势正常。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外,会议强调,要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
“端稳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将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步调一致向前进。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抓好抓实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地,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记者申铖、李延霞、魏玉坤、邹多为、潘洁、韩佳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