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科学院党总支召开“三全育人”专题交流学习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0-06-25 来源:校党建
6月18日下午,信科学院党总支利用腾讯会议召开“三全育人”专题交流学习党员扩大会议。院长黄瑞光、党总支书记赵瑜、副院长蔡红娟、党总支副书记汪晓航以及全体教工党员、教师在线上做了交流。会议由教工支部书记、副院长蔡红娟主持。
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课程具体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会上,多名教工代表分享了本学期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政治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润物无声”地结合的经验,为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刘智珺老师分享了《Linux基础编程》课程中,将国家科技创新成果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间的联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将远大抱负落到实际行动中,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增长本领,培养学生科技强国使命感。
张硕老师分享了《案例驱动式Python基础与应用》课程中,针对课程的特点、性质,将课程的案例进行思政资源挖掘,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以及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黄向宇老师分享了《传感器微操作系统》课程采用“课前小金句”的形式来植入一些科学方法论的观点,结合同学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思考,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用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蔡红娟老师分享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并在育人目标中加以体现。例如,将电子技术发展历程这部分内容与产业报国、社会服务相结合,指出半导体技术落后的历史原因,再到目前国产芯片的普及,互联网时代AI时代中国表现出的大国、强国风范,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同感和民族尊严。
周向阳老师就《信号与系统》课程,从课程思政的目的、内涵以及切入点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通过思考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在课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下多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学生的内心更加强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黎贝贝老师则是将课程思政融入了电工实训,在课程中融入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用电意识以及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拥有良好的个人习惯及个人素养。
蔡红娟副院长对学院课程思政的进展进行总结,肯定老师们的工作,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她表示,今天的会虽然是总结会,但课程思政的工作却是起点,今后要把课程思政落实到常态化教学工作中。
最后,赵瑜书记做总结讲话。她强调指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聚合各类育人资源,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育人。我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教师队伍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作为专业教师要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强化专任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育人能力,确保课程育人效果。2020年元月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老师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更好地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强化责任担当,在奋斗和奉献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突出我们的专业方向,扩大学生在本行业龙头企业的就业率,鼓励学生为本专业行业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学院总支将继续积极选取育人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讲好育人故事,交流育人经验,在学院营造全员育人、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
供稿:张硕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