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使命与奋斗同在 青春与信仰同行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校党建

113日晚7点,外国语学院特邀2014级优秀毕业生郑彬于模拟法庭为外院全体学生做经验分享。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芳以及各年级辅导员出席讲座。

郑彬以哲学经典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去?精彩开场,并以从电气转到英语专业、从走出学校创业又返校考研、从哲学领域到管理层面,用多重身份、多项成就讲述他本科、硕士和工作三个阶段的经验感悟。

郑彬谈到本科阶段意外读到的《大学到底读什么》指引了他思考,懂得大学核心在于。通过摸索得出三途径:读大师,读图书馆,读无字之书。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高校听200多场讲座。正是这看似不着边际的蹭讲座让他对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不仅丰富了知识,也使他从听讲座的人蜕变成办讲座的人。他大学期间申请了6项个人国家专利,发光羽毛球无线充电键盘等。这些专利基础让他在大学便学会创业,创立并担任泊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着重提到创业期间专利证书不翼而飞化危机为转机的上电视经历,引导学弟学妹们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郑彬感慨创业因人员和技术问题接连受挫,不得不另辟蹊径。引他走上硕士之路的《西方哲学史》唤起最初的哲学信念,凭借把握自我优势导向,一跃而起,以高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读研期间历经迷茫尝试实践,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精神一步步被印证。

他总结学习与创业都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讲座与专利就是工作的契机。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成为他升华自我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所悟什么是实际与实事求是,收获自信并受益终生。便是他强调转换工作角色独立担当的重要支点。成功在他的奋斗史中看来就是实干,驱动理性的力量。

讲座结束,同学们踊跃提问,问及当前学业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问题,郑彬耐心一一解答,并把自己喜爱的书赠给学弟学妹们。

党总支书记杨芳最后总结,她指出,外国语学院坚持把典型引领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引导全体学生向身边人学、从身边事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实现学有榜样、做有方向。希望用榜样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进一步激扬干事创业精气神,她提出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对照典型事迹,找差距,抓落实,将思想上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号召全体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郑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4届优秀毕业生,曾获湖北省首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提名奖,创业项目入选武汉市首批“青桐计划”。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至今。(供稿:王堂龙 杨鹏 魏文瑾 杨芳)

                   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聆听讲座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