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感想(九)

发布时间:2018-01-02 来源:校党建

习主席十九大主题报告中的六个“新”

明安卿

党的十九大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主席在十九大开幕式上的主题报告,内容丰富全面,内涵博大精深,站位高屋建瓴,气势恢弘磅礴。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必须首先原原本本学习习主席所作的主题报告,逐条逐句弄懂弄通其深刻内涵,全面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通过前一阶段的反复学习思考和认真梳理总结,我认为习主席在十九大上的主题报告可概括为六个“新”,即新成就、新使命、新指导、新规划、新任务、新要求。

一、总结过去五年的新成就,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第一个“新”主要体现在《报告》的第一大部分。对于过去五年的发展,《报告》用了“极不平凡”四个字高度概括,并简要分析了过去五年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工作总基调,扼要列举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和工作推进情况。对于过去五年所取得的主要工作成就,《报告》总结为十个方面,包含“四个重大”、“一个不断”、“一个显著”、“两个新”、“一个深入”和“一个卓著”。“四个重大”,即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个不断”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个显著”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两个新”为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一个深入”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开展;“一个卓著”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十个方面,《报告》行文虽然非常简练,但内容却很丰富实在,每一件事都能让国人有所关联、有所感知、有所认同。《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的、根本性的”,是历史性的变革。为什么说是历史性变革?因为这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面对成就,《报告》毫不隐讳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民生领域短板问题;三是社会文明水平不高问题;四是社会矛盾交织问题;五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问题;六是改革部署的执行力问题;七是党的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基于对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客观分析,《报告》郑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新的历史方位”的精准定位,《报告》又用“五个时代”、“一个转变”和“两个没有变”进行了具体阐释。“五个时代”即“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一个转化”即“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没有变”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基于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深刻认清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第二个“新”主要为《报告》的第二大部分,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上述论断明确告诉我们,新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新使命就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围绕实现伟大梦想,习主席在《报告》中又强调了“三个伟大”,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换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做到“五个坚决”;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坚持“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支撑伟大梦想,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担当。

三、丰富事业前行的新指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

第三个“新”主要为《报告》的第三大部分,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报告》在该部分鲜明指出,“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报告》进一步作了阐述,即“八个明确”。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它将与业已形成的理论体系一道,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对如何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指导,《报告》明确提出了“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条既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四个自信”的行动指南。

四、制定未来征途的新规划,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

第四个“新”为《报告》的第四大部分,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初,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翻两番”、“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几十年的实践看,“翻两番”和“三步走”中的前两步目标均已按计划实现。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起点,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布好局、起好步,习主席在《报告》中“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将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划分为两个战略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从二○二○年至二○三五年,用十五年的时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即从二○三五年至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于本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美好前景,《报告》这样描述,“到那时,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部分文字虽然不长,但规划的新蓝图十分清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前景美好,令国人振奋!

五、部署各项建设的新任务,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全面深化

第五个“新”主要体现在《报告》的第五至第十二部分,这八大部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外交等领域对党在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主要部署了六项新任务,这六项重点任务涉及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六部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也主要部署了六大任务,旨在通过一系列建设与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使广大人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关于文化建设主要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并突出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双为”“双百”方针,要求当代共产党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践行和传承弘扬中华先进优秀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重部署了七个方面的任务,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根本宗旨。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着重部署了四项任务,强调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使我们的国家不仅富强民主文明,而且和谐美丽。第十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明确了新形势下建设强大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以及打造坚强高效作战指挥机构与作战体系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确定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规划。同时,《报告》还对军队党的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军队实战化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和国防动员体系、军人权益保障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起强大力量。第十一部分“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明确了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机制,部署了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重申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和政治基础,表达了在坚持“九二共识”前提下与台湾同胞扩大交流合作、共享建设成果的美好愿景。同时,《报告》还郑重申明,“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可以说,习主席这段掷地有声的讲话,既是对分裂分子和敌对势力的严重警告,更表明了党和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第十二部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舞台的使命与担当,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报告》重申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在外交上的国际胸怀、世界眼光、高度自信和战略布局。

六、明确加强党建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第六个“新”为《报告》的第十三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基于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基于新时代党面临的“四种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四种危险”的尖锐性、严峻性,《报告》对新时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基于“一条主线、一个统揽、一个根基、一个着力点”的“六个建设”,具体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揽,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细化上述要求,《报告》又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夺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等八个部分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阐述。这八个方面,分别明确了政治建党和思想建党的根本性、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并用“两个永远在路上”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和持续高压反腐的坚定决心。

习主席所做的十九大《报告》语言通俗朴实,立意高远深遂,每读都有新收获,每思均有新感悟。《报告》中的“六新”,是催人奋进的战鼓与号角,是引领前行的航标与旗帜,是修身为官的忠言与良药。总之,深入学习并积极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每一名共产党人今后一个时期的最为重要政治任务。

 

(校人事处副处长、人才引进办公室主任)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