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学院外语系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06 来源:校党建
为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26日晚,城市建设学院和外语系在模拟法庭举行了一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特邀湖北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家俊教授作宣讲。
刘教授宣讲的主题为“中国道路,中国改革的思考——从十八大报告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他从中国道路是什么、中国改革是什么、全面改革的亮点是什么三个部分阐述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改革的主题精神。
“大学生是中国的精英、祖国未来的希望,中国要走什么路,实行什么改革是值得思考的。”刘教授一开场就指明了大学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他讲解中国道路时指出,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可划为六条:封建而又强大之路、衰败之路、屈辱之路、革命之路、建设之路、改革之路。他强调,中国道路是“自己的路”,要公正评价历史人物,客观看待历史;中国道路是一个“中国道路网”:一条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五条创新、和平、发展的分路。
刘教授阐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之路”时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又一历史性会议,会议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立足点、具体目标、方法论。刘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全面改革中关于经济、法制、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22个改革亮点。
“我们时常感到弱小,面对自然、社会、他人,甚至自己,但是只要改革,就能改变自然、社会、他人、自身。我们要在改革中成为推动者,在改革中成为强者。”刘教授以慷慨激昂的讲话结束了讲座,获得全场同学一片欢呼。
最后,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艾华讲话,希望同学们能从刘教授精辟的语言、生动的讲座中有所启迪,同时要求大家更加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党的热爱,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投入更多热情到学习之中。
城市建设学院黄艾华副书记、外语系杨芳副书记、校党委组织部万琼科长以及城市建设学院和外语系师生聆听了此次辅导报告会。(供稿:付烈)
刘家俊教授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