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城建学院邀请刘家俊教授解读“十八大报告”和“两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3-04-16 来源:校党建

2013年3月21日晚,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十八大宣讲团成员刘家俊教授在模拟法庭作了题为《以建设性思维解读“十八大报告”和“两会精神”》的专场报告。城市建设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艾华,城市建设学院辅导员及学生近1000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报告中,刘教授首先对“建设”一词作了独特见地的解读。他指出,在十八大报告中“建设”一词使用了194次,是整个十八大报告中出现频率第二高的词汇。他提出要以建设性思维,将难题化为问题、将问题变成课题、将课题成为解题的实践构想。他以“三农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作为例子,阐述了以建设性思维解决和转化问题的现实。在讲解中,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建设”贯穿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学院、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学习甚至我们的爱情等。刘教授对“建设”的独特见解,诙谐幽默的语言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刘教授还对十八大报告作了“四五五”的解读。四就是“四个一”,即:一个主题(前言)、一个总结、一个道路和一个目标。第一个五就是“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第二个五就是“五个重要方面”,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人类和平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在解读两会精神时,刘教授根据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的讲话精神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着重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推进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改革,以促进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最后,刘教授指出,“也许每个人的能量很小,每个人也很渺小,可能没有办法去解决社会问题,无法改变什么,但能改变思维,当能改变思维时就能改变自身,从而改变社会,进而改变世界!”。这一番结束的话语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供稿:蔡利)

打印 | 关闭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政编码: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您是第位访问者